浏览器版本过低,暂不支持视频播放
说起舒兰,就不得不提舒兰大米,说起舒兰大米,就忘不了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农民。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四十年之间,舒兰大米远近闻名,这些躬耕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他们的身份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舒兰”之名来自满语,意为“果实”。因此,舒兰市又被称为“果实之城”。舒兰市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集水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57条。自清康熙年间开始,舒兰大米一直为朝廷贡米。
近年来,吉林省舒兰市以绿色发展、优质加工、健康至上、富民强市为理念,把舒兰大米打造成一张具有地理标志和关东特色的县域名片。舒兰大米已经成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口口相传的美味主食。
据统计,2017年舒兰市大米销售42.7万吨,销售额达到25.1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共销售大米18万吨,销售额达到10.6亿元。
水稻种植大户李学明的佳话
在舒兰市平安镇金星村李学明水稻家庭农场里,一株株水稻有序地生长在稻田里,宽窄均匀,距离相等。
李学明今年46岁,14年前回乡种植水稻。他从流转20公顷稻田开始,目前已流转了130公顷稻田。他也从栽种普通水稻到栽种有机绿色水稻,从一个水稻种植户到拥有两个合作社和一个家庭农场的经营者。
一个普通的农民种植水稻和玉米两样传统农作物137公顷,年纯收入近200万元,这就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舒兰市劳动模范、舒兰市学明家庭农场主、平安镇水稻种植大户李学明的佳话。
李学明的水稻为什么这么好卖?他采用高光效耕种技术,提高了产量和质量;采用封闭隔离技术,防止农药污染;采取稻田养鸭方式,用鸭子除草和施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采用农机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注册“金穗多”商标,让自己的水稻有了品牌;采用互联网可视技术,让消费者随时看到从育苗到加工的生产全过程;购买农业保险,减少灾害损失。
他这些先进的经营观念来自于他在国外的打工和创业经历。他在韩国打工10年,然后去俄罗斯做贸易。这些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厚的见识和资金。回国后,他逐年扩大种植规模,不断购买新型农机,尝试种植高端新品种。
“我把种地当作实现梦想的创业项目。我的梦想就是做个现代化的农场主,这就需要规模和产量不断地扩大,技术和质量不断地提高,营销手段不断地创新,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李学明总结说。
松凤村因何成了明星村?
站在舒兰市海拔360.8米的凤凰山上极目远眺,是一件非常赏心悦目的事。松花江仿佛玉带,蜿蜒流淌。阡陌纵横,田畴密布。玉米生机勃勃,稻田葱茏如茵,村舍星罗棋布。而距此一箭之地的溪河镇松凤村,就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明星。
倚临着凤凰山这棵大树,松凤村可谓得天独厚。
村支书王耀江瘦削、黝黑,看似很农民的“人设”下,却奔腾着一颗热爱文化重视文化传承的心。早在几年前,他就牵头成立了凤凰山文化研究会,对凤凰山的人文掌故和历史传说进行搜集整理,并汇编成册。前不久,村委会还建起了一条文化长廊,对村里的党建、地域、传统等文化进行集中展示。
村委会二楼自东向西的三间屋子,就是三个展室,分别陈列着摄影作品、书法作品和奇石。指点着这些,王耀江如数家珍:“这些书法作品是2011年‘凤凰山’杯全国书法大赛征集到的,有500多幅。2014年,我们村举办了以‘稻香舒兰’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征集上来作品200多幅。奇石收藏我坚持了很多年,已收集各类奇石900多块。”每一件书法、摄影作品,都细心装裱;每一块奇石,都各有其名。松凤村人对于文化的尊崇与热爱,彰显无遗。徜徉在这里,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撷取凤凰山、松凤村的胜景。
文化在松凤村的引领作用十分明显,松凤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五届全国文明村”称号。作为一个荣誉众多的明星村庄的带头人,王耀江已经想得更远:利用村民闲置房屋,打造农家乐项目;挖掘7个自然屯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发乡村游;发挥地域优势,打造生态农业……一个个小目标在他心里酝酿,而众多的小目标终将成就美丽乡村的一番大业绩。
良好的市场口碑从哪而来?
在舒兰市吉米粮食有限责任公司的种植基地,稻穗飘香,景观农业惹人注目,行走在其中让人赏心悦目。
技术负责人蔡兴宝告诉记者:“吉米米业成立以来,广受业内同行的赞誉,旗下自主品牌‘三莲’包含优质大米、有机大米、烘干玉米等,产、销售量均处省内领先水平。目前年加工优质大米5000吨以上,烘干优质玉米年超3万吨。”
蔡兴宝的女儿蔡雪担任吉米粮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14年,她毅然放弃了在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回到家乡创业,成立了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已拥有会员51户、辐射2个乡镇,4个村,种植面积达187公顷,每户社员平均增收1万余元。她是村民创业致富的领头人。
产品远销上海、宁波、山东、海南、四川等十多省市。吉米米业注重营销渠道建设,在传统农业销售管道的基础上积极开拓蓝海市场。其中高端品牌“三莲”有机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迅速,以“发货快、包装精、服务好、口感佳”在市场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2011年起,企业以订单为纽带与农户建立了最低收购价格保障标准,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在舒兰市成立水稻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机水稻生态水稻开发和种植。现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完整的有机水稻产业链条。
公司还于2016年建立了24小时田间监控系统,形成可视化追溯体系,力争在有机水稻种植领域为农户增加收入的同时,建设国内有机米生产的新标准。
一人、一村、一社、一公司,折射的却是整个舒兰的全新飞跃。改革开放40年来,舒兰市农民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在精神文化生活上有了提高,在经营理念上有了质的飞跃。稻田还是那稻田,麦穗依旧金黄,但是农民们的身份早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依旧质朴却更有头脑,他们依旧勤劳也更加富足,那一滴滴挥洒在田间地头的汗水成就了他们的梦想。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书桥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