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声场测听设备校准规范》在黑龙江省召开的技术法规审定和研讨会上通过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的审核。
《固定式声场测听设备校准规范》是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参与的上海市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项目的重要内容,校准规范的实施将有效保障人耳听阈测量的量值溯源,为人类听阈的测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声场测听工作开展已有60余年历史,该法在儿童听力测定、助听器选配后增益的评估和耳蜗电极植入后效果的评定等方面有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为使声场测听结果与常规耳机测听结果具有等效性,建立规范化的声场测听室、选择合理的声场测试信号和校正方法必不可少。相关的国际标准有待建立和完善。
声场测定是鉴定助听器选配效果的方法之一,进行声场测试,需备有一台具有啭音和扬声器的纯音听力计。病人坐在规定的校准位置上,在戴与不戴助听器的两种情况下听扬声器送出的啭音,便可得出两种阈值之差,这种方法叫作功能性增益测试。通常它与未戴助听器时的纯音阈值同给于一张纯音测试图中以便比较,左图为病人左耳功能增益图,对不同频率功能增益如下:250hz为20db,500hz为45db,1000hz为55db,2000hz为45db,4000hz为25db。
通常选配人员对患者在戴与不戴助听器两种情况语言分辩能力的测试,用来说明使用助听器所取得的效益,这时语言的音量在正常对话水平(50dbhl),并伴有比语言低5db或10db的背景噪音,上例中病人不戴助听器时听不懂语言,戴助听器时可理解语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