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投资者应该这样:给予上市公司接待人员鼓励和尊重:调研公司的初衷是感兴趣,有投资的意愿或者已经投资,而不是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站在对立面的挑战,因此建议双方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沟通而不是质疑或者辩论。询问问题主题明确而简短,有针对性。掌握询问问题的范围和尺度。关注该公司的重点业务或突出的优缺点。会议时间有限,建议从最关注和最重要的问题开始。引导上市公司主动表达,对于监管新规,保持适度关注即可。监管新规从出台到实施、最终反映到上市公司的业绩,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对于股价可能会有影响,但是短期内对基本面影响不大。欢迎投资者从股东或者客户的角度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注意倾听上市公司的措辞和表达(资深投资者适用),与上市公司培养默契(资深投资者适用)。
3、投资者不应该这样。不要询问未经披露的具体数据:出于披露公平性原则,如果投资者不希望比别人获得的信息少,就最好不要希望自己比别人了解得多。不要过多探询公司内部发展计划。不要直接询问业绩增长预期,不要未经上市公司许可公布交流录音、全文记录等。上市公司欢迎投资者撰写投资心得或公司点评,但是考虑到口头沟通的内容与公告和定期报告相比,在严谨性、准确性方面都略逊一筹,不建议投资者在未经上市公司同意的情况下以直接引用的方式公布。不要询问某项业务具体如何经营:绝大多数情况下,解释一项业务的具体运营流程都可以写成一本教科书,见面调研时间有限,建议投资者通过其他渠道钻研。不要过多的询问监管的态度等敏感问题:对于受到监管比较严格的行业或者公司,评价监管的态度、趋势、做法是有风险的,建议投资者点到为止。